合作案例
说说溶耗
更新时间:2019-05-10 关注:1156
溶耗,通俗的说,就是在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每吨物料所消耗了多少溶剂。
一般来说根据企业设备不同和生产规模大小,溶耗的多少也不一样。
常见几种植物油大致溶耗
大豆油,进口大豆饲料粕,每吨大豆溶耗为0.5--0.8公斤。正常情况下不应该超过1公斤。
大豆油,东北大豆低温粕,每吨大豆溶耗为2--3.5公斤。业内人士说理论上不应该超过3公斤。
玉米油,每吨玉米胚芽溶耗为2.5--4公斤。
米糠油,每吨米糠溶耗为3--4公斤。
棉籽油,每吨棉籽溶耗为0.5--1.5公斤。
菜籽油,每吨菜籽溶耗为1.5--3公斤。
花生油,每吨花生溶耗为1.2--2公斤。
以上溶剂溶耗为正己烷,如果是6号溶剂油溶耗可能还要高一些。
大豆油和米糠油是采用直接浸出,其他大部分都是预榨浸出,就是先进行压榨然后再进行浸出。一般情况下含油率低的种籽都是直接浸出。
总体来说,同样设备同样物料,80%的正己烷溶剂浸出效果要好于60%正己烷,大约每吨物料会节省溶剂0.5公斤左右。理论上异己烷溶剂相对于正己烷溶剂大约每吨物料会节省0.3--0.4公斤左右。
溶耗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
1.毛油,粕,废水,废气带走的溶剂。
通常情况下
毛油溶剂残留应小于500PPM,即0.05%。
粕内残溶应小于500PPM,目前国内粕内残溶**好的做到了250PPM。
废水残溶大致为0.014%。
废气残溶大致为0.07kg/m³。
因为粕是占物料比**大的,以大豆为例,通常是80%左右,也就是粕和毛油比为80:20,所以,粕带走的溶剂**多,一般占到溶剂总消耗的70%-80%以上。控制粕中残溶,是降低浸出溶剂消耗的**主要因素。
一般情况,粕、毛油、废水、废气出车间时带出的溶剂超过理论消耗量。
2.设备密闭性不好,生产上引起溶剂的跑、冒、滴、漏等。主要是机封、法兰、阀门管道等设备老化封闭不严带来溶剂渗漏。
3.设备设计有缺陷。由于工艺设计上存在缺陷,冷凝面积小、蒸发、汽提的真空度低、冷却水量不够。
4.生产不稳定,设备故障造成频繁开停车。使溶剂消耗也增加。
5.生产操作不当,引起溶剂升高和损失。如系统出现正压,溶剂气体溢出。混合油蒸发或气提不完全。蒸汽压力大小、冷却水水质。出油时残溶超标等等。
6.溶剂本身质量标准问题。如溶剂里轻组分含量过高造成易挥发,如重组分过多造成溶剂不易蒸发和回收。
溶剂消耗是油脂生产企业一个重要的指标,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,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及环境保护,直接反应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。
溶耗是大事,一旦处理不好及易引起安全事故。
-
下一篇:炼焦煤:局部波动 稳中显强